
新湖南客戶端8月11日訊(通訊員 蔣東新)2022年以來,東安縣水嶺鄉按照“五個振興”“八個推動”的總體要求,以“五個起來”為工作主線,突出抓基層、打基礎、重幫扶,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戰斗力,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。
村部亮起來。堅持把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、標準化、群眾化作為工作重點,通過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,規劃建設好各村的文化室、農家書屋、文體活動站等基礎設施。截至目前,吊牛坪、冷山、金嶺等村廣場、主干道均設置停車場,且在各村村部上方設置村部亮化標識,切實營造濃厚的黨建氛圍。
身份樹起來。貫徹落實黨員聯系群眾一線工作法,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、第一書記、村黨支部書記、在村黨員抓黨建、幫增收、促發展的示范帶頭作用。同時注重從返鄉創業典型、復員退伍軍人、農村致富帶頭人中培育發展黨員,為基層黨組織儲備后備人才。截至目前,為200余名在村黨員設崗定責并建立網格化管理,將30余名返鄉創業典型、復員退伍軍人、農村致富帶頭人發展為黨員。
環境美起來。通過鄉鎮黨委主導,實施構建指揮中心、購買環衛設施、成立公益性崗位衛生服務隊等統籌工作,劃分村級公共區域和農戶責任區域,并以推行“最美村居”“美麗庭院”“文明家庭”評比活動為抓手,對農村人居環境進行集中整治。截至目前,共設置垃圾中轉站12個,有效利用現有環境設施進行垃圾堆放和清運,切實營造生態宜居的良好環境。
文化活起來。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,認真落實“三會一課”制度,每月定期開展“主題黨日”活動,抓好駐村工作隊和黨員日常教育管理,切實把農村支部建成團結群眾的核心、教育黨員的學校、攻堅克難的堡壘。截至目前,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、超燃“村BA”等各類文體活動10余次,凝聚起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思想共識。
百姓富起來。各村特別是鄉村振興駐點村依托土地資源優勢,創新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,實行“黨支部+企業+合作社+脫貧(監測)戶”產業發展體系,擴大發展“光伏+烤煙+羊肉+羅漢果+油茶+柑橘”一條龍產業鏈。截至目前,全鄉已實現黨建載體項目27個,建成光伏產業區3個,烤煙生產基地5個,冷山羊肉基地1個,羅漢果、油茶、柑橘等基地10余個,年獲利800余萬元,每個村集體經濟平均收益5萬元以上。 (蔣東新)
責編:田文
一審:田文
二審:王坤
三審:張明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